客房預訂

沈陽天后宮

沈陽天后宮

景點介紹

歷史文化名城沈陽有一條以天后宮命名的著名街道。它位于沈陽大東區西部,西段跨沈河區。該街道始辟于清代,曾分段命名為西橫街、東橫街、望北樓西胡同等。1957年,沈陽市有關部門在規劃全市街路地名時,即以清代此地曾建有一座天后宮,命名為天后宮路沿用至今。今天的沈陽二十六中學,即為原天后宮遺址,面積達20多畝,由此可見,天后媽祖在東北地區,地位崇高,影響深遠。
  據《奉天通志》記載:“天后宮在地載關山(小北關)三皇廟西,清乾隆年建。為閩江會館。”又據《沈陽市志》 (卷十六宗教)記載:“首都宮觀天后宮,創建于清乾隆四十七(1782)年,位于大東區小北街,創建人為閩人(具體為福建旅沈商人陳應龍),住持周宗岐,其用途為伙居道,居此住用。”早先盛京城(即今沈陽)商賈行市興起,關內南方各省的買賣人紛紛奔赴東北經商,把南方的絲綢、水果、海鮮與東北的人參、鹿茸、皮毛、蘑菇通過海陸渠道交易。當時有一些福建,江浙籍的旅沈客商經常往來此地,他們在古城的地載門(小北門)外的地載關(小北門)街修建了一處閩江會館。其中有一個叫陳應龍的福建人多次經商失敗,遂發愿斥巨資在沈陽捐建一座天后宮禮事,祈求過海往來平安。生意發達。果然。天后宮建成后不久,陳應龍一直生意興隆,財運亨通,祈愿果然靈驗。
  那時。天后宮規模宏大,建筑壯觀,風格獨特,占地萬余平方米,四周砌有很高的青磚圍墻。在山門前豎有兩根高大的旗桿,門兩側有一對雄偉的石獅子、向南的山門兩旁掛有“江南歸雨,塞北停云”的楹聯.在宮檐兩側塑有排成豎列的望天狗,其狀栩栩如生。
  山門后還設有朝北的一座大戲臺,閩江同鄉會館每年都有集會,廟會日期是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日。每逢集會期間。會館都要請戲班子在此演出堂會戲。并且還要大擺宴席三日。唱戲三天、天后宮內外人潮涌動,攤販陳雜.熱鬧非凡。
  天后宮后院有一棟五間二層小樓。俗稱“寢宮”,是宮內的主神天后娘娘(又稱媽祖、天妃)·寢息”的地方,天后宮的各殿堂內。塑滿了各式天后(媽祖)的神像。天后宮的山門西面是一片空地,為栽樹種花之處,西北面還有一個很大的水池子。山門東部有個較大的便門、通往殿堂。再向北走有三開間的大屋,那就是會館辦公址(即原三皇廟址)。

景點位置

 

交通信息

暫無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