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房預訂

清福陵

清福陵

景點介紹

   清福陵位于沈陽市東陵區東陵路210號,距沈陽市區東北11公里,故又稱東陵。清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的陵寢,現在此處建有東陵公園。清福陵2004年被評定為“世界文化遺產”。    

   清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聰三年(1629年),竣工于清順治八年(1651年),經康熙、乾隆兩帝增建,方具今日規模。清福陵后倚天柱山,前臨渾河,萬松聳翠,陵寢現存古建筑32組,占地19.48萬平方米,規模宏偉,氣勢威嚴,是中國古建筑群中的精美杰作。依山勢而修筑的“一百單八蹬”(108級臺階),象征著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,是福陵的重要標志,也是明清皇陵中獨一無二的建筑形式。背景資料——

   努爾哈赤是滿族人,姓愛新覺羅,受明冊封為女真族(滿族前身)建州部首領,后來統一了女真族各部,建立了金(史稱后金)政權。他精通漢蒙文字,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,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,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頗有建樹,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,成為滿族的民族英雄,死后葬于清福陵。其子皇太極建立清政權后,他被追尊為清太祖。

陵墓歷史

始建

 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皇后葉赫那拉氏陵寢,因坐落在沈陽市東北11公里處。故又稱東陵,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。努爾哈赤是滿族人,姓愛新覺羅,受明冊封為女真族(滿族前身)建州部首領,后來統一了女真族各部,建立了金(史稱后金)政權。他精通漢蒙文字,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,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,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頗有建樹,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,成為滿族的民族英雄,死后葬于福陵。

  其子皇太極建立清政權后,他被追尊為清太祖。

 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聰三年(1629年).竣工于清順治八年(1651年),經康熙、乾隆兩帝增建,方具今日規模。

開辟成公園

  1929年,奉天省政府將福陵開辟成公園,因位于市區東部,故得此名。福陵是沈陽名勝古跡之一,具有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傳統和滿族文化風格。道路兩側聳立著成對的華表、駱駝、獅子、馬、虎等石雕。蹬上一百零八級臺階,有一座形似城堡的"方城",這是陵園的主體,方城后面為月牙形寶城,寶城正中是突起的寶頂,下面是埋葬努爾哈赤和葉赫那拉氏的地宮。氣勢宏偉,古樸典雅,清幽肅穆,東陵依山傍水,令人流連忘返。

  陵園坐北朝南,四周圍以紅墻,南面中央為單檐歇山式正紅門三楹,拱門三道。門內參道兩側成對排列著石獅、石馬、石駝、石虎等石雕。平地盡頭,利用天然山勢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階,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。

  過了石橋,正中為碑樓,重檐歇山式,四面券門,下為須彌座式臺基,內立清圣祖玄燁親撰的"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",碑文用滿、漢兩種文字書刻,記載著努爾哈赤的功績。再北的城堡式建筑叫方城,四角建有角樓。方城南面正中建有隆恩門,門楣上用漢、滿、蒙三種文字刻成"隆恩門"三字。進門迎面為隆恩殿,是祭祀用的享殿,殿后洞門之上設明樓,內立"太祖高皇帝之陵"石碑。方城后為圓形寶城,兩城間呈月牙狀,因而也叫月牙城。寶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寶頂,下為埋置靈柩的地宮。福陵建筑群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,它將我國傳統建筑形式與滿族建筑形式融為一體,形成了異于關內各陵的獨特風格。福陵基本建成于清順治八年(1651年),康熙、乾隆時期又有部分增建。占地194800平方米,地勢自南向北逐漸增高。南面正中有正紅門,門東西兩側墻上鑲嵌有蟠龍五彩琉璃壁。門前有華表、石獅、石坊、下馬碑等到。進入正紅門內,一條參道垂直北上。參道兩側,排列著一組石像。其中有石獅、石馬、石駱駝、石虎等。據說石馬是仿當年努爾哈赤乘坐的蒙古馬形象雕成。

  過橋是108磴石階,寓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數之和,表示天地宇宙,象征帝王對社稷的主宰。過108磴,是碑樓,碑樓后面的城堡式建筑為方城,是陵園的主體建筑部分。

明清皇宮文化遺產

  方城北面是寶城,也稱月牙城,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寶頂,其下的地宮埋藏著努爾哈赤和葉赫納喇氏的棺木及骨灰.福陵規模盡管比昭陵小,然而由于它有上列兩大特點,再加之環境優美,仍獨具魅力。所以,人們游罷昭陵,依然能興致勃勃地繼游福陵,而且不會產生雷同感。2004年7月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,批準了中國的沈陽福陵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《世界遺產名錄》 。

內部景觀

  清福陵始建于1629年(天聰三年),1636年(崇德元年)四月十二日正式定陵號為"福陵"。清福陵是清朝皇室命名的第一座祖陵。1636年至 1820年間多次重建和改建,最后形成 陵寢規制。陵寢建筑群由下馬碑、石牌坊、正紅門、神道、石像生、一百零八磴臺階、神功圣德碑樓、滌器房、果房、茶膳房、朝房、隆恩門、隆恩殿、東配殿、西配殿、焚帛爐、二柱門、石五供、大明樓、寶城等組成,其中依山勢所建的神道上的一百零八磴臺階形式匠心獨具。石牌坊雕造精細,反映了清早期滿族建筑技術的水平。

  清福陵的修建以及后來的重建、改建都是在古代勘輿家的指導下進行,從選址到規劃設計,考慮了陵寢建筑與自然山川、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,追求自然環境與陵寢建筑的和諧統一,體現了中國古代"天人合一"的哲學思想。

  在有清一代的二百多年間,清福陵是皇室從事禮制活動的主要場所。因此,無論是建筑遺存,還是其所包涵的歷史史實,都是研究清朝陵寢制度、喪葬禮儀乃至清初的殉葬制度、祭祀制度、職官體制、以及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等方面的實物資料,記錄著明末、清朝及民國年間的歷史。 清福陵不僅是中國帝陵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最好見證。

福陵的建筑風格

  福陵的南向四周圍以紅墻,正中是正紅門,自南而北地勢逐漸升高,門外的兩旁對立著石獅、華表、石牌坊和刻有滿、蒙、漢、回、藏五種文字的下馬碑。正紅門是很長的一段神路,路的兩側有坐獅、立馬、臥駝、坐虎等四對石獸。盡頭是利用天然山勢修筑的一百零八級磚階,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。磚階之上是碑樓,樓重檐歇山式,黃琉璃瓦頂,內立康熙帝用漢、滿兩種文字書寫的“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”。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,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門,上建三層歇山式的門樓建筑。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樓,城內正中是坐落在須彌座式大臺基上的隆恩殿,是單檐歇山式,殿內供奉著木主神牌,殿前有焚帛樓,殿的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五楹。殿的后邊有洞門,洞門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樓,中間立有“太祖高皇帝之陵”的石碑。方城內的建筑,屋頂都鋪有黃琉璃瓦,廊柱是朱紅地仗,梁枋間都是“和璽”壁畫。福陵的周圍,河流環繞,山崗拱衛,望去氣勢宏偉,景色幽雅,風景優勝。清人高士奇曾有詩云:“回瞻蒼靄合,俯瞰曲流通。地是排云上,天因列柱崇。”正是這里風光的具體寫照。“天柱排青”也是著名的沈陽八景之一。

  明清陵寢地表建筑,基本上是紫禁城建筑的變例,而紫禁城建筑的前身就是沈陽的故宮和昭陵、福陵。其主導思想在于宣傳皇權至上,其等級、使用材料均與紫禁城宮殿一樣,不同的是陵寢是皇帝死后居住之所,不僅要威嚴,還要適應陵寢這一特殊要求,故明樓寶頂成為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。清代陵墓地表建筑與周圍環境十分協調,紅墻、黃瓦、高聳的明樓與蜿蜒的青山、流淌的河水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,構成了一幅顏色搭配及其協調的畫卷,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,相映成輝。明樓高聳,顯然是設計者依據陵墓地表建筑坐落在群山之中這一特定環境,為強調其陵墓主體標志性建筑而有意設計的。它避免了陵墓建筑低卑、與帝王身份不相符這一難題。

  明清兩代建造許多規模宏大的宮苑、陵寢,無論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很出色,在裝飾風格的表現上沉雄深遠,映透了明清全盛時期皇權的聲威。建筑的整體氣勢上大大不同于洛可可風格對莊嚴崇高,宏偉氣派的拒絕,卻與巴羅克著意追求空間及視野容量的闊大,追求體積表現力的雄健不謀而合。到了清代中葉以后,政治上保守腐朽,在建筑和藝術上也表現出一種追求繁瑣綺麗的風氣,工藝品上堆砌玉石珍寶,金銀琺瑯,連建筑裝修上也鑲嵌上琺瑯玉石,藝術之高低仿佛與金銀財寶的多少成了簡單的正比。這似乎與巴羅克,洛可可兩種風格皆有共通之處,前者也是一味采用昂貴的材料——金、銀、銅和大量繡花錦緞的裝飾來表達豪華富麗和榮耀,以炫耀財富為美,以表現奢侈為美。后者更多的追求纖巧與精致,細膩到無以復加,繁瑣到眼花繚亂,充分表現出沒落貴族的頹喪侈糜而又精于鑒賞。清代建筑藝術的細節處理似乎就是這二者風格的集合,既有堆砌的富貴,也有推敲的雅致,各得其彰。

景點位置

 

交通信息

    由大東門乘218路,由馬路灣乘168路,沈陽北站乘168、148路,由小津橋乘385路公車,到東陵公園站下車既到。